一、预处理环节
1、格栅与沉砂池
在这一环节,污水中较大的固体物质如树枝、树叶、泥沙等会被去除。溶氧仪可以用来监测预处理后的污水中的溶解氧情况。虽然预处理阶段通常不是直接关注溶解氧变化的主要环节,但通过监测可以了解污水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前的初始状态。例如,如果污水在格栅和沉砂池中停留时间较长,水中的微生物可能会消耗一定的溶解氧,通过溶氧仪可以及时发现这种初始的溶解氧变化情况。
2、初沉池
在初沉池中,污水中的悬浮颗粒会沉淀下来。溶氧仪可以监测初沉池中污水的溶解氧。这是因为初沉池中的微生物活动也会对溶解氧产生影响。例如,一些厌氧微生物可能会在初沉池的污泥层中繁殖,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影响溶解氧的物质。通过溶氧仪可以检测到溶解氧的变化,从而判断微生物的活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后续处理的问题。

二、生物处理环节
1、活性污泥法中的曝气池
这是工业溶氧仪应用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。在曝气池中,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。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。溶氧仪可以实时监测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。
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溶氧仪的数据精确控制曝气设备的运行。如果溶解氧浓度过低,会导致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受到抑制,从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;如果溶解氧浓度过高,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,还可能导致污泥老化等问题。理想的溶解氧浓度范围因处理工艺和污水性质而异,一般生活污水处理中,曝气池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在2-4mg/L左右。
2、生物膜法处理中的生物反应器
在生物膜法(如生物滤池、生物转盘等)的生物反应器中,同样需要利用溶氧仪来监测溶解氧。以生物滤池为例,污水在滤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净化。溶氧仪可以帮助确定是否需要向生物滤池补充氧气,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的代谢活动。例如,当进水有机负荷发生变化时,通过溶氧仪可以及时调整曝气强度,使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始终处于理想的生长和代谢环境,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。
三、深度处理环节
1、二沉池
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在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。溶氧仪可以用于监测二沉池中上清液的溶解氧。这有助于判断污泥沉淀的效果以及出水的质量。如果二沉池中的溶解氧过低,可能会导致污泥在池底发生厌氧发酵,影响沉淀效果,甚至导致污泥上浮等问题。通过溶氧仪可以及时发现这种情况,采取相应的措施,如调整回流污泥量或增加曝气等。
2、高级氧化等深度处理工艺
在一些高级氧化工艺(如臭氧氧化、芬顿氧化等)中,虽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,但溶解氧也可能对这些过程产生影响。工业溶氧仪可以辅助监测这些深度处理单元中的溶解氧情况。例如,在某些情况下,适当的溶解氧条件可以促进高级氧化反应的进行,提高处理效果。通过溶氧仪可以优化这些深度处理工艺的运行参数。